(来源:超图软件集团)
空间智能体是地理空间智能体的简称,它能够理解人类意图、自主规划和分解任务,并自动调用地理信息软件工具来达成目标。基于空间智能体打造的自然资源、水利、企业数字化等垂直领域智能体,更是能解决行业诸多业务痛点。超图策划了《空间智能体:业务场景落地加速跑》系列报道,将为您揭秘空间智能体技术及其在多个行业的应用场景、解决方案和应用价值。
本文为第一篇,将以SuperMap 2025内置的三类空间智能体为例,解析空间智能体技术如何重塑GIS软件交互应用模式。
现状解析
三类空间智能体,分别怎么用?
一个完整的空间智能体应用由“应用层”“空间智能体层”和“地理信息软件工具层”构成。其中,空间智能体层依托大语言模型、根据行动能力及自主规划程度,置入三类空间智能体形态,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。
第一种是“知识问答式智能体”,为初级应用阶段。它通过海量文本数据预训练获得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,从而回答相关问题,同时调用RAG工具和专业知识库降低大语言模型的幻觉,避免“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”、提升专业度。虽能力有限,不直接执行任务,但应用范围广泛,未来将长期存在。
第二种是“工作流式智能体”,为中级应用阶段。不同于知识问答式智能体,对于固定场景的一类任务,它通过融合人工设计的工作流程,有效降低了大语言模型的思考复杂度,在执行任务成功率和落地应用方面都比较出色,可作为空间智能体从初阶到高阶应用的过渡。
第三种是“自主规划式智能体”,为高级应用阶段。它被视为最终理想的智能体形态,具有更高的自主性。用户发出指令后,系统会自行思考并规划任务执行方式,执行完一步再重新规划、生成任务、执行下一步,做若干个循环直到完成任务。目前自主规划式智能体的任务执行成功率相对较低,这主要源于大语言模型在思考和调用工具方面的局限性。但其技术迭代速度很快,待发展成熟后,将成为最灵活、最智能的智能体形态。
交互场景
GIS应用范式如何创新与重塑?
过去,GIS应用要求用户既要精通业务,又要熟练操作软件,因此通常需要领导与工程师两人协作、多次往返才能完成任务,耗时较长;空间智能体技术实现了GIS软件“自然交互、自主思考、自动执行”的全新应用范式,只需用户会提出需求,无需深入了解软件操作,系统便能自动执行任务,以下为几个具体场景:
用户想知道如何给城市建立一个大型可视化展示平台,可询问超图门户产品SuperMap iPortal的AI联机帮助功能,它不仅能推荐对应产品,还会详细地介绍产品所具备的功能和优势,为用户提供参考。
用户需开展数据转换与处理,可将三维模型文件与二维数据导入SuperMap TransformX,然后设置处理流程,首先执行坐标投影转换,随后将二维数据中的属性关联挂接给三维模型,并进行空间配准,确认参数后执行,最终生成空间配准后的带属性的三维模型,实现多源异构数据图属一体化处理。
用户想利用乡村土地的影像数据统计4类地物的占地面积,只需输入指令,系统便自主进行迭代思考,规划任务流程。在调用解译工具解译出几类地物后,调用面积计算工具完成占地面积计算,最后调用图表工具绘制环状图并总结,全程展现了自主思考和决策的能力。
应用展望
空间智能体如何普惠行业客户?
空间智能体除了重塑GIS软件交互范式,还能解决具体行业的问题,这就涉及到智能体服务平台的开发,或者行业智能体的定制。
超图空间智能体服务平台——SuperMap AgentX Server,为用户提供了高度自主定制化行业智能体解决方案的能力。它兼容了千问系列和DeepSeek系列大语言模型,并将SuperMap GIS与遥感能力封装为标准MCP服务接口;同时可基于MCP协议扩展行业工具,实现对平台原生能力的补充与增强。在工具完备度上,涵盖了数据库工具、iServer工具、iPortal工具品类,并仍在持续完善中。
SuperMap AgentX Server产品示意
此外,空间智能体作为领域智能体,其优势在于能够跨行业应用,支持针对自然资源、水利、住建、交通、文旅等特定行业,构建相应的行业垂类智能体。那么这些行业智能体有哪些应用场景?将解决哪些行业痛点?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本专题后续推文! ]article_adlist-->编辑 | 王静审核 | 罗强 吴晓燕
审签 | 陆佳
推荐阅读
]article_adlist-->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